犹太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生存的民族,他们始终坚信教育是拯救民族危机、营造自身文化的唯一方法。“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在犹太人看来,教育就是他们心中的“第二个上帝”,正是这种观念成就了犹太人今天的辉煌。
【犹太人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以色列开国元勋 本·古里安
犹太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生存的民族,他们没有被苦难击垮,反而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如今,犹太人里的巨贾富商、学术大师、科学泰斗等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繁多。这与其崇尚知识、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犹太人的眼里,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是以色列开国元勋本·古里安的一句名言,同样也是所有犹太人心中的共识。犹太人认为,教育就是他们心中的“第二个上帝”,是神圣的。
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并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说话。一直以来,犹太人捐款的第一方向就是学校建设。在以色列的一些大学里,奖学金、研究基金都由外国犹太商人提供。在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三所最有名的大学中,至少有一半董事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犹太人这种全民支持教育的行为着实令人敬畏。
其次,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更是不遗余力。因为政府相信“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这一点在以色列建国初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48年,以色列建国,当国家还处在隆隆炮火中时,以色列的首任教育部长盖尔叫来了他的秘书艾德勒。
“艾德勒,我们一起来草拟教育法,必须强迫3~15岁的孩子,让他们接受免费教育。”
“免费!”艾德勒惊愕不已。要知道,立国之初的以色列尚处在战火之中,战争的经费都是美国人提供的,而当时整个教育部只有盖尔和艾德勒两个人,唯一的财产是一台破打字机。
“是的!免费!”盖尔坚定地回答,“我们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我们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几十倍于我们的敌人。”
盖尔激动地接着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知道3000年前圣殿被罗马人毁掉的悲剧,让他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被屠杀的事实,知道那些毒气室、骷髅、鲜血和希特勒。还要让他们明白这里是全世界我们唯一可以自卫的地方,这块土地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盖尔和艾德勒用那台破打字机打出了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年,这部法律在以色列议会全票通过。
之后,以色列历届领导人都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看作一个关系到民族生存的根本问题。教育立国、科技立国是以色列从成立之日起就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如果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立一个模范的社会,以色列在国际上就得不到尊重,也无法吸引众多的犹太人来这里定居。这样,以色列就无法生存下去。
所以,以色列刚一建国就将教育放在了优先地位,立即着手草拟教育法,并在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颁布了《学校审查法》等。正是这一系列法律的制定,确立了教育在以色列的地位,形成了以色列独特的教育制度。
犹太人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他们对教育的投资取得了累累硕果。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文盲率只有5%,获得学位的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0%,平均每353人中就有一名博士,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在世界诺贝尔获奖得者中,只占世界人口1%的犹太人却占了20%的获奖席位。
对犹太民族来说,教育是他们得以生存的根本。没有教育,就撑不起犹太人今天的辉煌。可以说,任何一个时代,教育都是通向成功的途径。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之间更是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我们要学习的正是犹太人这种对教育的重视与崇拜的精神,并牢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学校——犹太民族的希望所在】
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以色列伟大教育家 约哈南
在犹太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他们始终坚信教育是拯救民族危机、营造自身文化的唯一方法。因此,学校在犹太人的心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今天,人口仅800多万的以色列拥有着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内格夫—本古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六所跻身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
犹太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以知识为财富”的价值取向外,还在于他们认为,学校是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以色列伟大教育家约哈南·本·札凯就说过:“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传说公元68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包围,城内的犹太人面临灭绝的危险。在这危急时刻,约哈南认为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危机,然而他却被鹰派关押了起来。
后来,约哈南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诈死。信徒们把约哈南装进棺材,以下葬为名,帮他逃出鹰派的魔掌,来到了罗马军队驻守的阵地前。约哈南走出棺材,见到了罗马军队的统帅。
约哈南直视着司令官韦斯巴芗的眼睛,说道:“阁下不久就会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韦斯巴芗看到约哈南郑重其事的样子,听到有人说自己会成为皇帝,高兴起来,便对约哈南说道:“你来拜见我有什么目的呢?”
约哈南回答说:“请您答应我一个请求,给我留下一个能容纳十几个拉比的学校,并且永远不要破坏它。”韦斯巴芗认真地点了点头,说:“如果我能到耶路撒冷,你的愿望就会实现。”
后来,罗马皇帝死了,韦斯巴芗作为帝国最有贡献的将军成了帝位继承人。当罗马军队血洗耶路撒冷时,韦斯巴芗遵守承诺,留下了一所能容纳十几个拉比学习的学校,这使得圣经学院得以幸存。
约哈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耶路撒冷难逃血洗的命运。为了保留民族生存的希望,他才冒着生命危险保下了这所学校。学校留下的十几位老年智者,保留了犹太民族的知识、犹太民族的传统。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才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可见,犹太人对学校具有卓越的远见,他们无时无刻不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以至以色列刚刚建国,就把学校建设列入国家的主要计划,在短短的几年内建立了各级门类齐全的学校。
犹太人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更是维护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才能保证后代很好地维护犹太人的民族身份,发扬犹太人的民族精神。这正是一个弹丸之地的以色列,能够开发出世界先进的高科技农业、一流的军事工业以及成就犹太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力的原因。
教育使一个民族迸发出非凡的智慧,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传承文化的地方。如今,各个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优质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学校不仅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明白做人道理的地方。
一个国家需要像犹太民族一样重视教育,注重学校的建设;作为家长,也应该像犹太人一样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美好的品德,发扬他们积极向上的天性,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的兴趣。如此,才能培养出更杰出的孩子。
【教师妈妈是每一个犹太家庭的期望】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母亲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诺未门》
在犹太人的择偶标准中,学识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因为犹太人认为,只要能娶学者的女儿为妻,即便自己死了,或者被流放,也完全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学问,会继承他的事业。因此,从事教师职业的女性是犹太人心中理想的对象之一。
犹太人之所以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一位教师妈妈,这与犹太妈妈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在犹太家庭中,大多数妈妈都是全职性的,她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家庭教育。如果你让她们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其他人,她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她们的文化当中,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在犹太人的择偶标准中,知识和智慧是他们最看重的。有这样一个说法:
犹太男人在挑选对象时,他们不会看外表,而是看家庭背景,因为他们认为优雅风度是虚假,美貌是徒劳,敬畏上帝的女儿才值得赞美。
犹太人认为,为了能和学者的女儿结婚,变卖所有家产也在所不惜;如果娶不到学者的女儿,娶一个大人物的女儿也未尝不可;如果娶不到大人物的女儿,娶一个犹太领袖的女儿也可以;如果娶不到犹太领袖的女儿,就娶一个慈善家的女儿为妻;如果娶不到慈善家的女儿,那么就娶一名教师的女儿。
犹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智慧的妻子,因为有了足够的智慧才能教育出杰出的孩子。他们认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一般来讲,犹太妈妈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三个重要角色。
1.保护者
犹太妈妈对孩子非常溺爱,但又非常坚持原则。比如,在吃饭的时间,孩子没有过来吃饭,那犹太妈妈一定会让他饿着,让他知道下次该怎么做。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犹太妈妈会给予孩子最大程度上的爱,但是当她觉得孩子需要帮助、建立规则的时候,她又知道如何通过力量和坚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矩。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教育者
每一位犹太妈妈都认为自己应该充当孩子的教育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犹太家庭更希望有一个教师妈妈的原因。在犹太文化当中,没有一位妈妈会去质疑“我为什么要教我的孩子”,而且每位妈妈都非常清楚如何教育孩子。
3.陪伴者
在犹太妈妈的观念中,妈妈的陪伴是孩子终身安全感的来源。孩子0~3岁的安全感的建立就来自跟妈妈的关系;而3~6岁是跟爸爸的关系,因为爸爸代表外在世界的关系。犹太妈妈非常清楚这一点,她们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除此之外,一个犹太妈妈还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在孩子第一次接触书的时候,她们就在书上滴上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每个犹太家庭都有一个偌大的书柜,每一个房间的床头柜上基本都放着书。犹太人有一句经典谚语——“我所有的财产都可以被烧,唯独我的书不可以。”可见,书对犹太民族的重要性,因为书代表的是智慧。
所以说,犹太民族家庭教育的根基深厚,离不开犹太妈妈的每一分努力。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妈妈都非常明确地知道,从成为母亲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她将扮演孩子的保护者、教育者和陪伴者。
【犹太人对早期教育尤其重视】
婴儿断奶时就应该接受教育。
——犹太智语
犹太人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这与我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理念有着共通性,可以说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是非常重视早期教育的。比如,我国自古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犹太父母则认为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孩子未来成长、成功的基础。
犹太人有这样一句智语:“牙牙学语的孩子首先应该学会这样的诗句——‘摩西将律法传给我们作为雅各会众的产业’‘婴儿断奶时就应该接受教育’。”
可见,犹太人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正是这样的早期教育理念,造就了爱因斯坦、洛克菲勒、哈默等伟大人物,他们的成就可以说都得益于父母进行的早期教育。
爱因斯坦4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人们怀疑他是个“低能儿”。然而,作为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他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依旧平庸,连学校的老师都断言他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灰心丧气,他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而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得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后来,爱因斯坦就是在父亲不断鼓励的情感教育、母亲的音乐熏陶及叔父的数学启蒙下,培养起了非凡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犹太民族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伟大人物,与其特有的早期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犹太人看来,早期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犹太人的早期教育从幼儿开始,目的是使儿童的教育有“先起步”的优势,尤其是在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方面。
当犹太人的孩子到了3岁时,他们就会被带到类似私塾的地方,学习希伯来语,等到他们会读之后,就开始拿着有希伯来文的书本学习如何写字。
接下来,犹太人会让孩子们背诵一些祈祷文,他们不要求孩子了解文章的意思,只是教孩子读书,而且以背诵为目标。犹太人认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建立起记忆力基础的话,那么往后就没有办法学到其他的知识。
犹太人除了注重早期对孩子的知识教育,还特别注重生活上的教育。比如犹太人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当孩子问现在几点钟的时候,犹太人总是告诉孩子几点几分几秒,而不会说“几点多了”这样模糊的概念。犹太父母认为,通过这样的回答可以让孩子懂得时间观念。
又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将胜利、喜庆的日子作为节日,而犹太人最大的节日是“逾越节”,即纪念犹太人祖先在埃及当奴隶的日子。在这一天,犹太人会给孩子吃一种很难吃、没有发酵的面包和苦树叶,然后给孩子讲述犹太民族在埃及受辱的历史。
这一系列的早期家庭教育,为犹太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发达的学前教育,不仅使孩子从小接受了基本的知识教育,而且培养了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热爱知识、懂得做人的良好习惯。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从而让孩子在未来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犹太人秉持“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
注意你们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你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已铭刻在孩子的记忆里,决定着他们的未来。
——犹太箴言
在犹太家教的理念中,犹太人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身教。一方面,犹太妈妈认为,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该是那样的人。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需要让他们更多地去亲身体验,而不是试图用三言两语让他们懂得某个道理。
犹太人认为,童年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孩子学习的最佳对象是父母,父母的言行能在最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态度。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到以身作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发展。
珊莉在妈妈眼里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不过偶尔也会有小脾气。每次听妈妈讲过一些道理之后,她很快便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可是最近几天,珊莉对大人说话很没有礼貌,经常大声地呵斥“不跟你玩了”。妈妈一见珊莉这样,就会告诉她不可以没礼貌。
后来,妈妈发现爸爸这段时间因为装修房子又累又烦,情绪不好,有时会大声责骂孩子,结果珊莉无意中学会了呵斥。这一发现令妈妈决定从根本上改变珊莉的坏脾气,她认真地和家人谈了话,让家人做到不随便责备人,多些理解与宽容,尤其对孩子要有耐心。
有时珊莉不听话,爸爸忍不住地想发火时,妈妈就充当灭火器。如今,珊莉过得很快乐,见了院子里的老人她都会大声地叫“爷爷、奶奶”,有礼貌多了,家里的笑声也多了。
可见,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也难怪很多人说孩子是反映父母的一面“镜子”,就连托尔斯泰也说过:“全部的教育,或者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身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犹太人认为,父母的言行、行为和姿态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性格的形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孩子有了坏习惯,不要一味地责备孩子,而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犹太人对身教的理解还包括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孩子亲身体会,而不是试图通过说教来让孩子明白某件事或某个道理。犹太人认为,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亲自去感受更能让他们学到知识了。
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也是一名犹太人。9岁时,有一天他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一双边缘有皮毛的鞋,非常喜欢,吵着让大人给他买。但父亲不同意,认为这双鞋不适合他穿。大卫·李嘉图哭着闹着,执意要买,父亲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买了就必须穿上。
穿上鞋后,大卫·李嘉图发现,这是一双木鞋,穿着在街上走起来咔嗒咔嗒直响,惹得所有的行人都回头盯着他瞧。大卫·李嘉图本想穿一双独特的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却穿着木鞋每天去丢脸。
为了摆脱这双鞋,他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但他又没有别的鞋子可穿。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他穿这双鞋有多痛苦,他每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地,以免发出那丢人的咔嗒声。经过这件事之后,大卫·李嘉图再也不敢任性和贪图虚荣了,这对他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身教是犹太人家教中胜于言教的理念。他们认为,父母的职责就是观察孩子的好恶,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积极向上的刺激,用自己良好的言语、心态、行为去影响孩子,并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的身教,培养孩子优良的品德。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成功的方法不能复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但绝大多数真正的成功者都有共同的特点: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榜样,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
——犹太箴言
犹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及其对教师的尊重,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犹太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但要勤奋好学,而且要虚心向他人请教。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犹太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杰弗逊出身贵族,他的父亲是军中的上将,母亲是名门之后。17岁时,杰弗逊就读于威廉与玛丽学院,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历史和语言课。同时,他对农艺、数学和建筑学等也有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自己设计建造的蒙蒂塞洛宅邸,在古典风格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当时美国第一流的建筑。
由于出身贵族,杰弗逊有着仪表堂堂、谈吐生动、富于朝气、喜爱社交等优点。他善于演奏小提琴,只要有机会,就在总督府与一些年长的社会名流一同演奏古典乐曲,并经常同他们交谈,使杰弗逊获益匪浅。
另外,杰弗逊打破了贵族阶层的恶习,他主动与各阶层人士交往,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他的朋友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普普通通的仆人、园丁、农民或者贫穷的手工业者。他的优点便是善于从各种人身上学习,因为他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金子般发亮的东西。
正是由于杰弗逊这种不耻下问、善于学习的过人之处,使他比其他的领导者更清楚民众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最需要什么,这也是他成为一代伟人的原因所在。
可见,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善于向每一个有专长的人学习,那种“我比周围的人都聪明,因此我完全不用理会别人说什么”的想法是错误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广泛、综合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你可以向任何一个人学到很多东西,要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林肯是美国人心目中非常有威望的一位总统,你一定会认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他的母亲是平凡的家庭主妇。
了解的人都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极不完整和正规的,他一生中只上过几天的学。被选为国会议员后,他曾对众人承认过这一点。那么,谁是林肯的老师呢?是在肯塔基州森林地带巡游的数位村儒学究,是他们在无意之中帮助了林肯。
林肯的老师还包括伊利诺伊州第八司法区的许多人。他曾每天和农夫、律师、商人商讨国家大事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林肯成功的秘诀就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做他的老师。
从林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多向他人学习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蕴含着这样的道理。犹太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老师和同学,甚至是周围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请教的对象。对孩子来说,只有不断地向不同的人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
【培养孩子从小做一个尊重教师的人】
教师是神圣的,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要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
——犹太箴言
在早期的犹太社会中,教育的形式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那时候,社会上并不存在专职的教师,教育子女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妈妈来完成的。
后来,因为专业的分工,才有专职的教师出现。例如,拉比是犹太学校的负责人与专职教师。他们是智能与权威的象征,除了要解答学生的疑惑,还要引导并确立学生的人生方向。拉比的话语,常成为犹太人的生活准则。
犹太人极其敬重教师,在他们流亡的年代里,如果有人对教师出言不逊,使教师受辱,会被处以罚款;严重者,甚至会被逐出犹太社区。教师是一个高贵的行业,是一种人人尊重的职业。犹太人的传统是:尊敬老师,如同敬畏上帝。下面这个故事,足以证明教师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
有一位犹太青年得到消息:他的父亲被官员抓去了,需要10个银币才能保释出来。于是,他急忙凑足了10个银币,前去救父。到了那儿,却意外地发现他的老师也在其中,这使他陷入困境,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青年人回来询问拉比:“我该将谁保释出来呢?他们在我的心里面是一样伟大的。”拉比问他:“你手上这10个银币是怎么来的?”青年立刻明白了。
于是,青年先将他的老师保释出来,然后再去凑另外10个银币。这样做是因为教师给了他一技之长,让他有了赚钱的能力。
可见,在犹太人心中,教师的地位甚至超过父母,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一个学生如果不尊敬自己的老师,他的未来必定会荆棘重重。
约力夫是个摔跤高手,他拥有众多的绝招,每次出手都变幻莫测。在他的众多徒弟中,萨利尔是最优秀的一个。
有一天,国王亲自点名要看萨利尔和师父的摔跤。比赛时,萨利尔耀武扬威地走进场地,像只被激怒的狮子,对待他的师父就像对待敌人一样。约力夫知道力气比不过徒弟,就用巧劲和没教过的招式将萨利尔摔在地上。
满场的人都欢呼起来。国王奖给师父一件华丽的袍子,并斥责萨利尔说:“你太狂妄自大,妄想和你师父较量,可结果呢?”
萨利尔说:“国王!他不是凭借力气胜的我,而是有招式没教给我。他凭的是技术打败我的。”师父说道:“我留下这手就是为了今天。”
萨利尔之所以败了,是因为师父看到了他的狂妄自大,所以才留下一手。犹太人相信,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及对他人的起码尊重,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在犹太人看来,作为家长要十分注重培养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孩子。
1.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的行为会深刻地影响孩子。不管对孩子的老师是否满意,只要对方具备师德,犹太父母都会对他们尊敬有加。另外,犹太父母还经常和老师交换想法,了解孩子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不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老师以及学校的是是非非。
2.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犹太人认为:“尊重教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把学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就是希望他们学有所成。犹太父母经常教导孩子:他人为你付出劳动和艰险,你就要尊重他人。在犹太人看来,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一个人要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
3.要理解和信任教师
师生之间拥有最起码的信任,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犹太父母时常教导孩子要尊敬老师,不要迟到、早退,上课要认真听讲。他们通过讲故事或是事实,让孩子明白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的进步。
【树立榜样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犹太箴言
犹太人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树立孩子心中的榜样,他们希望孩子像他们心中的榜样一样优秀,而这样的榜样包括犹太传统中的成功商人,也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无论是谁,犹太父母都会教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榜样。
当孩子寻找榜样的时候,犹太父母会告诉孩子首先要看榜样是否值得学习和效仿。因为一旦发现榜样并不是那么的完美,甚至不值得跟随,那么不仅孩子幼小的心灵容易受到伤害,而且会影响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为此,犹太父母经常给孩子讲鹰王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要寻找正确的榜样。
鹰很早就被人认为是尊严和权力的象征。它的形象被波斯人、罗马人、波兰人、德国人、奥地利人和西班牙人用作国徽,可见鹰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有一只高傲的鹰王,年老的时候独居在最高的山峰上。一天,它感到自己即将死去,就把所有的孩子叫到身边。等它们聚齐了,鹰王说道:“我养育你们,目的是让你们从小就有能力看太阳,我把你们的兄弟们(视力低下者)都饿死了。因此,你们有资格也有能力比其他鸟类飞得更高。”孩子们恭恭敬敬地听着鹰王的教诲,不断地点着它们高傲的头颅。
停了片刻,鹰王继续说道:“所有的野兽都应该惧怕你们,但是,你们不能伤害尊敬你们的野兽,并且应该把你们吃剩的食物让给它们吃。”“是的,我们遵命!”所有的孩子一齐低声回答。鹰王接着说道:“我马上就要离开你们了。但是,我绝不会死在巢里,我要飞向那辽阔的苍穹,飞到双翅能把我带到的天空,我要飞向那万能的太阳。假如能飞到那里,就让太阳的光焰焚烧我的羽毛,我再飞速地冲向地面,跃进大海。在大海中,我会神奇地复活和恢复青春,获得新生。这就是鹰的天性,这就是我们高贵的命运。”
讲完之后,鹰王就开始飞行。它庄重、威严地先围绕孩子们居住的高峰飞了一圈。接着,它猛然向高空飞去,以便让太阳的光辉焚烧那一双疲劳的翅膀。
故事中的鹰王以最高贵、最勇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表明了它搏击长空的可贵精神,另一方面用这种精神为小鹰们树立了一道永恒的丰碑,成为它们的楷模。犹太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寻找像鹰王这样的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说,榜样非常重要,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犹太人认为,孩子出生以后,父母是他们首先接触到的人,他们的行为习惯深受父母的影响,可以说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时刻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如果家长能以身作则,那么便能成为孩子的表率,这不仅可以提高和树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可以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父母也要经常看书充实自己;要求孩子要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父母也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睦邻里,友好往来。只有父母始终如一地严于律己,才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会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敬,因为父母本身的言行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