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他人

他们太关心自己说什么,他们不打开耳朵……大人物们曾告诉我,他们喜欢善于倾听者比善于谈话者多。但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的好品格,好像比任何其他优秀品格都少见。

——美国新闻界知名杂志编辑 马克生

有谁不喜欢善于倾听者呢?试想,你现在心情异常沮丧,特别需要一位朋友的陪伴。你需要的是他的倾听,还是他滔滔不绝地告诉你这样想不对,你应该如何如何呢?如果对方对你喋喋不休地指责和指导,恐怕你心里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因为对方不尊重你的感受,觉得你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受到伤害。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

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是的,倾听不但重要,更是一门艺术。

中国人性格相对内敛,表达含蓄,所以,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更是要静下心来倾听,并且要听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倾听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

第一,听可以及时捕捉宝贵的信息,获取重要的知识和见解。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看似平常的言论,也往往包含着许多宝贵的信息和智慧的哲理,从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促进自我的完善。只要留心倾听,就会不断有所收获。

第二,可以充分了解谈话者的意图和个性特征。每个人在谈话时,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思维想法,只要细心分辨,就不难把握。

第三,一面倾听对方的谈话,一面观察对方的反应,这样可以用较为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该怎么说,有助于合理应答。同时,多听、会听也给你的细看、多想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倾听可以使沟通更顺畅,协调人际关系。在谈话过程中,你若耐心倾听对方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值得我结交”。同时,这也使对方的自尊得到满足。由此,说者对听者的感情也更进一步了,“他能理解我”,“他真的成了我的知己”。专注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讲话,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能使双方感情相通、赢得信任。而且,只有了解对方的意图、洞察对方的心理,才能有效地与之交流对话,继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某位已婚女士婚后发现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少言寡语,每次夫妻二人吵架,她总是抱怨对方是一头沉默的驴子,只知道干活,一点生活情趣也没有。而这位女士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说了太多的话,太多次地打断自己的丈夫,令这位丈夫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被严重压缩。在听了我关于倾听重要性的演讲后,这位女士真的开始改变。一个月后,这位女士告诉我,原来自己的丈夫这么风趣幽默,二人的关系变得融洽了。

表达指导

如何掌握倾听的技能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专心倾听:全神贯注并通过眼神和表情表示出你用心、认真的态度。即使你对对方的意见不以为然,也不要急于插话或以否定的方式打断对方的讲话。不妨等对方所讲告一段落时,再表明自己的看法。

2.情绪适应:听人讲话时,身心宜处于放松状态,并随着说话人情绪的变化而表达同样喜怒哀乐的感情。否则,交流很难进行下去。试想,对方正在情绪低落地诉说,而你却面带微笑,这就会造成交流障碍。

3.积极反馈:当对方讲到要点时,应点头表示赞同。有时还可以要求对方把某些要点谈详细一些,或要求补充说明,这可以说明你听得很仔细,同时你还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4.适时提问或插话: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话或提问暗示你确实对他的谈话感兴趣。若对所谈话题并不感兴趣,可以通过插话的方式启发对方引出你感兴趣的话题。

5.在听中思考:听者在听话过程中可以利用时间空隙暗自思考,回味对方的说话内容,分析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把对方的思想观点同自己的思想观点对照比较,预想好自己将要阐述的观点和将要表达的内容及方式。

听是表达的基础,交流的一半。注意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人,永远是善于沟通、深得人心的人。

听是表达的基础,交流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