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学论稿在线阅读
会员

编剧学论稿

陆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3.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7:02:24 最新章节:从“荷乡”走出的“三栖教授”——记松江籍戏剧家陆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全书分四编,第一编,编剧学科论。著者作为编剧学新学科创建人,就此话题展开论述自有独到见解。第二编,编剧道法论。著者结合自己丰富的戏剧创作实践,所述编剧理论与技法具有可操作性。第三编,编剧教学论。著者长期从事编剧教学,创立“百·千?万”字编剧工作坊有一定影响,所述观点与方法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与指导性。第四编,编剧批评论。著者针对当下戏剧界的众多病态发声,许多文章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此著是国内第一本围绕编剧学展开全方位论述的理论文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从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视域,对五部《论语·学而》的英译选本进行汇校集释,其译者分别为马士曼、高大卫、理雅各、詹宁斯和苏慧廉。正是在中西方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之中,中国传统的“校释”方法,才得以向翻译研究敞开其相对封闭的学术场域,并进而使内蕴于自身的理论潜能被再度激活。就具体的译文校释而言,本书以“关键词”的翻译与诠释为主,并辅之以“校释者按”,以期在“中西经文辩读”的意义上,对《论语》经文
    姜哲文学20.6万字
  • 会员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
    赵坤文学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阐释其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不仅揭示了中国文人认知、选择美国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形态,而且分析了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美国形象构建与中国“自我”形象构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张宝林文学23.8万字
  • 会员
    《楚辞》是承载丰富的中国远古人类文化资源的经典诗歌文本。本书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整体论的跨学科视角,以《楚辞》的文化英译为取向,分析其英译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势态;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楚辞》各经典译本的整体翻译面貌,思考译者主体性对《楚辞》英译的影响;探索《楚辞》所蕴含的人类文化的表层物质系统、中层技术系统和深层社会意识系统的文化价值在翻译中的整体开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质、翻译
    张娴文学16.8万字
  • 会员
    20世纪40—70年代小说对乡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想象充满丰富性和复杂性,或以乡村现代的本土性想象方式重建乡村人情伦理秩序,或以乡村阶级、革命意识思索干部、望城青年的主体性,或以德性标榜的叙事让未来社会的想象失去实践可能性。话语的显隐、叙事的裂隙等,让识字、卫生、效率、技术等表征现代性特征的话语变得多义。作为一种想象新社会秩序的文学,对乡村社会主义的认同、热爱和想象,让这段文学充满青春气息、
    郭文元文学39.9万字
  • 会员
    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本书借鉴文化生态学思想和文学生态学方法,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创作活动要素之中,力图呈现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生态图景。
    荀利波文学20.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晚清时期(1840-1911)中国人所作的海外竹枝词的研究,以欧美部分为主。书中追溯了唐代以来的竹枝词传统和海外竹枝词的源流,考察了晚清海外竹枝词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吴樵珊、斌椿、陈兰彬、袁祖志、张祖翼、潘飞声、王之春、潘乃光、张芝田、张煜南等十位作者的作品。作者对失传的文献做了钩沉,对主要作品做了考校和笺释,清理了一些相关的史实。在意义方面,作者力求超越近代化研究模式,从中
    尹德翔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本成果从民族音乐学尤其是民族器乐学视角切入《诗经》和古代典籍文献,回避了前哲时贤已多有研究的乐器形制问题,综合运用朴学、二重证据、统计学、定量分析、历史和逻辑辩证统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语言学、美学等八、九种研究方法,由《乐经》而《诗经》305篇的曲式,而《诗经》中的乐器分布,而《诗经》中的器乐演奏,而《诗经》中的器乐演奏的应用,而《诗经》之外典籍文献和出土文物中有关《诗经》的器乐演奏和对器乐艺术
    李婷婷文学29.7万字
  • 会员
    朱英诞作为京派文人群中一位代表性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批评是一份有待开发的宝贵现代诗学资源。本书按照朱英诞诗歌综论与专题论、朱英诞诗歌与中外诗歌传统比较论、朱英诞诗歌理论与批评研究三个部分,分别探讨了朱英诞现代诗歌的意象、理趣、风格特征,朱英诞现代诗与古代山水诗传统、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艺术的关系,朱英诞诗歌理论批评,朱英诞旧体诗文化心理与形式特征。较系统性阐释了朱英诞诗歌与古为新、传统与现代
    王泽龙等文学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