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心法与临证旨要在线阅读
会员

扶阳心法与临证旨要

吴生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1.2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5 10:01:22 最新章节:第四节 扶阳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者本书著者吴生元教授乃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吴附子”)嫡子,早年就读于云南大学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前身)学习临床医学,1960年师从其父吴佩衡先生学习中医,并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三年3年。本书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实践经验的结合,通过理论探幽、辨证发微、治法心要、临床实践心得、方药辨析、扶阳实践与学术传承探讨等6个部分,系统论述了著者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传承探索及其56年的临证经验、心得体会,也寄托了著者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的炽热情怀。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随着中医药信息、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贸易日益增长,对国际标准的需求也愈加强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多语种翻译系列标准,本书即是这个系列的中-俄对照国际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为中医药国际交流提供了统一、准确的语言。本书包括6526词条,词条来源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08年出版),每个词条包括编码
    李振吉 桑滨生主编医学27.7万字
  • 会员
    《长沙药解》成书于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是诠释仲景常用方药之作;是书取仲景书常用药物162种,分为4卷;以药为经,以方为纬,于每药之下,首述其气味归经,性情功用;继录《伤寒》《金匮》凡用本药之方,是方治证,逐一诠释之;释文远考《本经》之论,兼及前贤论述之得失,简明精当,条分缕析,实为辨章药性、弘扬仲景药法之宝筏。《玉楸药解》是论述仲景书未用药物之作;黄氏既撰《长沙药解》之后,取仲圣未用之药而
    (清)黄元御撰 麻瑞亭 孙洽熙 校注医学13.1万字
  • 会员
    本系列丛书共29本,分为三辑。第二辑共9种。《寻常痤疮》为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用整体证据的研究方式对中医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读者提供了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内容主要包括:西医概述,中医概述,古籍研究,现代文献研究方法,中医治疗(某病)的结果,针灸及相关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其他中医药疗法,其他证据总结,中医药治疗证据总结等。本书适合皮
    李红毅 薛长利主编医学9.7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少阳主骨”学说的历史浮沉、厘清其生理病理内涵和意义、以及临床对应的疾病原型等,构建出相应的理论验证模型,将湮没千年的“少阳主骨”学说引入现代科学研究领域,介绍从动物实验,临床验证一系列完整过程。建立起“和解少阳”为主要治疗措施的骨病治疗新模式,并将临床治疗范围拓展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平衡紊乱性膝骨关节炎,以及氟性骨关节炎等。希冀形成以“和解少阳”为大法,内治与外治结合、中药与针灸并用,
    王鸿度主编医学18.2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名老中医与带教弟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实景还原师承带教方式的授课过程,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入领会名老中医临证思辨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书正文主要分3个部分,即医家小传、名家谈中医教育思想、医案节选。医家小传主要医家简介、临床特色及学术思想;名家谈中医教育传承部分主要叙述名家的中医教育思想,如何更好的培养中医药接班人;医案节选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将
    皮持衡 吴国庆 李福生主编医学9.4万字
  • 会员
    《成方切用》为清代名医吴仪洛编著,是继《医方考》(明)、《医方集解》(清)后又一部较为著名的方论类著作。本次整理,以乾隆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全书共十四卷,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一十二方;至第十二卷每卷又各分上下,各为一门,共设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二十四门。全书共收正方
    (清)吴仪洛撰 史欣德整理医学30.9万字
  • 会员
    沈舒文教授系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本书以中医治法原创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制方的疗效性为导向,积长期临床实践制方经验,阐发中医治法指导下的临床遣药制方的理论与技术,反映了沈舒文先生40余年的思考与探索。本书上篇二章,探讨临床治法的作用与特点以及构建脏腑临床治法的原理与方法,下篇十二章,阐述个人临床常用十二法制方用药心得,临
    沈舒文医学25.2万字
  • 会员
    全书分为学术源流篇、学术思想篇、临床经验篇,集中展示流派近40年来围绕玄府理论与风药应用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与成果。重点介绍了富有创新性的玄府论与开通玄府治法,以及“风药开玄论”“风药增效论”“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及“百病治风为先,顽症从风论治”等创新见解,尤其是运用风药、虫药开通玄府窍道、畅达气血津液精神治疗脑病、心病、肾病、肝病、眼病及某些疑难杂症的独特经验,展示川南玄府学派薪火相传的学术研究
    杨思进 白雪主编医学29.9万字
  • 会员
    渝州正骨术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西南地区成立最早的一所骨科专科医院。通过百余年几代骨伤人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医骨科医疗技术、药物、器具及学术理论方面不断创新,逐渐孕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渝州正骨”学术思想及其诊疗体系,形成“灵巧手法、动静固定、内外用药、导引练功”渝州正骨四法。本书将他们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给予总结,对于承载交流学术、总结
    漆伟 郭剑华主编医学8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