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楚天空阔歌声长:吟诵《楚辞》的美丽与哀愁
更新时间:2023-07-07 16:07:00 最新章节:改了的志向就不是志向
书籍简介
《楚天空阔歌声长》是一部讲解研读《楚辞》的书。《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辑录成书。刘向是文学家,有中国目录学鼻祖之称,他悉心辑录屈原作品16卷,成为《楚辞》最早版本,之后至东汉,文学家王逸加上自己的一篇作品《九思》,使得《楚辞》愈加完善,17卷本成为传世通行版本。本书解读了《离骚》《九歌》《天问》以及《九章》部分内容,言语妙趣横生,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不仅仅是固有印象中释义楚国方言、地名、植物、服饰等楚国特有文化,它以一条相对连贯的线,用诗歌穿起了屈原不俗的一生。书中用典无数,讲评得非常有趣,比如部落领袖有穷国国君羿与臣属寒浞的角力;占卜师灵氛为屈原占卜探讨君臣遇合;比如王子乔修仙成仙,却抗不过人间武器一击,最后阳气离身化作大鸟飞去;还有《封神榜》中的几位大神,天子与诸侯间的林林总总,一遍遍上演着人间的剧目。所有这一切,都是屈原的一生,他用一部诗歌集亲历历史,审视历史,君君臣臣,何时可以无障无碍携手,虽蜂蛾微命,九死不悔,共牧九州,苍生之幸。全书涉及资料详实,一切精神苦痛走过的路,到汨罗终结。诗篇短暂,历史长存。楚辞之歌吟唱不多久,楚无,秦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家国兴亡的上空,屈原清澈疏离的目光永恒停留,楚天空阔,歌声终成绝响。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10-07-01 00:00:00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程墨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诗歌研究》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栏目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是广大诗歌爱好者和广大师生的重要参考书。文学23.4万字
- 会员隋炀帝开大运河,为后世中华文化中心的南移做了铺垫。如今的大运河东西两岸,沉淀着诗歌,埋藏了诗人,延续着诗景,逸散着诗情。大运河诗路主线沿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为核心,是历代诗人寻迹江南的重要文化水脉。本书以诗为起点,以路为依托,以场景、故事和风物为叙述载体,记录蕴含于自然风光、传统村落、历史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生活空间中的浙江人文风韵,以此传递出诗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静的文学3.2万字
- 会员《诗经》是歌,吟唱着中国人的婚丧嫁娶与喜怒哀乐;《诗经》也是经,塑造了中国人委婉优雅的品格、朴素简约的审美和爱憎分明的观念。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从《诗经》中甄选精华百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带领我们遨游于《诗经》所描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体验那份源于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无尽遐想。本书巧妙融合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与思维视角,涵盖了爱情、婚姻、家庭、劳动、战争、自然等多个主题,展现了古代社文学6.9万字
- 会员唐诗之美,在于有情。本书按照友情、乡情、宦情、江山情、古今情的顺序,从“我是谁?”“注释”“译文”“这首诗好在哪儿呢?”“课堂小彩蛋”“你还可以知道更多”六个方面,对每首唐诗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读,并以赏析图辅以漫画图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悟唐诗的美好,领略唐朝诗人的家国情怀。文学9.3万字
- 会员一本书阅尽李清照人生故事,趣味爆笑拆解诗酒相依、清可照天的李清照的诗!知名作者“历史的囚徒”新作,创新萌力全开漫画+创意微信群聊,爆笑逗趣,老少咸宜!本书创新将古诗词融入现代语境,配上跨越时空的创意微信对话,基于历史又脑洞大开,学古诗,远比语文课文有趣!与李清照面对面,一看再看翻不腻的爆笑古诗词,大宋有李清照才了不起!通过五大创作分类读懂清照,从李清照的人生脉络中理解她诗词创作的立足点和创作深意。文学3.8万字
- 会员本书从明代诗学内在问题出发,在中国诗学整体理论视野中,展开对清代诗学的全面探讨。作者提出,真伪、正变、雅俗三对基本观念制约明清诗学的历史进程。全书十六章,在充分占有并深入研究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清代诗学的演变轨迹及整体特征,探究各时期诗学的理论问题与价值取向,考察各诗学流派的群体构成及理论主张,比较各派之间的承嬗关系与诗学异同,阐述重要诗学家的理论体系及独特贡献,对清代诗学的历史与体系作了论文学48.7万字
- 会员“历代燕赵词”辑录上起隋唐、下迄近现代之燕赵籍词人创作之词。编次以时代为序,分为唐五代宋、金元、明代、清代至现代四部分。以作者为经,词人姓氏下附小传,简要介绍词人生平仕履,并依据前人论述对词人作品略加评述,以见其词风源流、特征及对词坛的影响;有词学论著者,概括其精粹,以明其词学主张与渊源。无资料可参者,则以己意分析。此编旨在汇辑历代燕赵词作,供研究者参考之用,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以见作文学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