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更新时间:2023-07-03 19:09:28 最新章节:因为风,我们去看看希腊和罗马(代后记) 吴遇
书籍简介
本书初版于1957年,原书10万字,在希腊罗马史的林林总总的读物中,的确是一本小书,但却独具特色。2008年的三联版对本书内容做了重要的扩充。增加作者研究希腊罗马史的两篇重头文章和一篇经典译文——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第七卷),全书增为18万字。这次的扩充为读者提供拓展阅读,有助于深化并真切地认识希腊罗马及其古代世界。此书从问世至今,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版本不断更新,在一代代青年读者中延续其生命。三联版特邀作者长子、世界史学者吴遇先生撰文,着重介绍了作者与古代希腊罗马史的学术渊源,这篇5千字的“代后记”,内容丰富,情理并茂,栩栩如生。与此同时,三联版也实现了吴遇为父亲的书画插图、配照片的心愿。2022年,我们再次以全新的面貌推出新版,在观照21世纪的世界时,佐以古典与文明的视角。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2-10-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于廑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和刘文明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6.8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将国际政治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的人文思想著作。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崛起并主宰了地球,科技、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亚非拉诸国,更鼓励世界其他地区追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然而,在千年之交,面对经济停滞和内部政治分裂,西方世界发现自己开始衰落,像极了当年的罗马帝国。在本书中,政治经济学家约翰·拉普利和历史学家彼得·希瑟利用罗马帝国的历史重新思考和演绎当代西方的危机状态,从新奇的角度,用独特的历史11.2万字
- 会员全书通过十二位中国“慰安妇”幸存者的证言以及丰富的史料和调查实据,揭露了日本侵略军对众多女性的残酷蹂躏,揭示日军为推进侵略战争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设立慰安所的事实。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战争记忆”概述了日本侵华战争与“慰安妇”制度的紧密联系、日军大规模强征“慰安妇”的事实、慰安所实况调查,以及“慰安妇”制度下骇人听闻的性犯罪。第二部分“幸存者证言”记载了十二位日军慰安所幸存者的口述史。著者把个案历史15.9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古希腊史家关于帝国的正面和反面论据,勾画帝国主义这项国际政治概念的历史流变。本书对修昔底德史书第一卷作如下重新解读:修昔底德将战前斯巴达公民大会写成了一场针对雅典的法庭辩论;后来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讳的一个比喻“僭主城邦”,就是这场“审判”中的雅典“罪名”。这个比喻和这场辩论是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的核心刻画与史撰性辩证。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国内反僭主法的剧变是修昔底德选择这个比喻、写作这历史13.9万字
- 会员本书书写的对象是丝绸之路上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一些民族和王国。有些已经湮灭了,有些还活跃在当代。她们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仍然是历史、文学、人类学不断书写和发现的命题。她们也曾经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谜底,本书就是来揭开这些谜底的。历史1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