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杨敬斋针灸全书
更新时间:2023-09-06 10:39:02 最新章节:内容提要
书籍简介
《杨敬斋针灸全书》又名《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陈言著,为明代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针灸专著,主要收录了明中期以前的针灸歌赋名篇,以及针灸处方图。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周身经穴赋、金针赋、流注指微赋、通玄指要赋、灵光赋、席弘赋、标由赋等。下卷收载了十二经脉歌、十五络脉歌、禁针穴歌、禁灸穴歌、血忌歌、孙思邈针十三鬼穴歌、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四总穴歌、论子午流注之法、窦文贞公八法流注等歌赋,以及头、背、颈、膺、腋、腹等部位腧穴名称图谱。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明)陈言著 曾芳等校注
最新上架
- 会员王氏为清初著名学者,博精中医医理,又兼通西方天文、坤舆、性命之学等书。所撰《医学原始》九卷(1688),是研究西医理论的重要著作。该书前二卷重在阐释性命之学,多采西来之说,首立元神、元质说,以明人道生机本原。次论受形男女之别、立命之原,多采西学之四元行、四液、五官(视、闻、嗅、啖、触)、四司(即总知、受相、分别、涉记,取五官所进而区别安置)诸论,以阐释人身起源及各种生理现象。此二卷多有明季传入之西医学16.4万字
- 会员柴氏中医世家,医名深重,影响广远,在山西中医界有“南柴”之誉。柴氏中医在疑难病诊治方面有独到的经验,而肾病是其特色之一,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柴瑞霁先生作为柴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是肾病中医治疗经验的集大成者。本书集中体现了柴瑞霁先生在汲取先祖智慧和当代成果基础上,经过近50年的临床探索后总结提炼的对各类急、慢性肾病的中医治疗丰富而有效的经验,展示了一整套独到而宝贵的辨证用医学20.5万字
- 会员本刊第四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9篇,“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在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栏目既有法律制度、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层面的讨论,又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等具体个案的剖析,还有从国外法律分析、国际立法借鉴等视角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栏目既对出土医学文医学26.8万字
- 会员沈舒文教授系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本书以中医治法原创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制方的疗效性为导向,积长期临床实践制方经验,阐发中医治法指导下的临床遣药制方的理论与技术,反映了沈舒文先生40余年的思考与探索。本书上篇二章,探讨临床治法的作用与特点以及构建脏腑临床治法的原理与方法,下篇十二章,阐述个人临床常用十二法制方用药心得,临医学25.2万字
- 会员本书以软组织外科学的视角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运动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损害阶段的分析,寻找需要治疗的层面。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个性化。通过对经典中医语句的分析,使人了解中医研究的立论所在,将力学理念加入到中医针刺治疗的研究中来,使针刺治疗不再只是经验的积累,成为可复制性极强的现代知识;通过分析不同针具的作用特点,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对经典经验穴位的作用分析,使单纯的朴素辩医学14.1万字
- 会员该医学小丛书的责任人为明代正德、嘉靖间老医何柬,书成于嘉靖己酉(1549),含子书7种,其中有3种(《难经本义补遗》《滑氏诊家枢要》《滑氏伯仁卮言》)为元代名医滑寿(伯仁)原撰,何柬选录或补遗。一种为李玉成原撰,何柬校正补遗。此外3种子书为何柬自撰,其中《医书大略统体》为历代医书评述,计评书45部,内不乏后世稀见之书,何氏评述多直言不讳,颇多新见。又《杂录》有何柬接受医学考试之文,为考察明嘉靖间医医学13.5万字
- 会员《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本书将《伤寒论》113方分类编排,分为麻黄剂、桂枝剂等类别,按类进行解释,间附医案,配有歌诀,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引用的条文和方剂,以明朝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为蓝本,在徐氏类方的基础上,沿用了类方概证方法,又进行了加工和补充,书名曰《医学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