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在线阅读
会员

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杨瑞龙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中国经济28.2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07 19:17:59 最新章节:附录2 经济转型与资本外逃的实证研究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分析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以及构建这一结构性基础所要求的投资结构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从理论层面探讨突破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制约因素的路径与政策选择,并对促进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各项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详细的论证。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背景。第二,分析导致我国内需总量不足的结构矛盾、原因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第三,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渠道、适用条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未来政策调整的可能路径。第四,在综合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筑内需长期可持续增长的结构性基础的具体政策建议。这些研究对于思考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如何完善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框架以及提升经济增长的社会福利效应,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瑞龙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经济9067字
  • 会员
    招商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员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需构建的招商优势包括推动形成要素优势、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本书归纳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流中遇到的五大类常见问题,对应选取了十个典型城市的招商引流故事,分别是:重庆的挖掘培育要素优势模式、贵阳的生态价值增值模式、合肥的政府投行模式、深圳的科技-产业-金融三循环模式、苏州的园区驱动模式、武汉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杭州的数字要素引领模
    杨成长 龚芳 邹威 曾培春经济23.1万字
  • 会员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会遵循怎样的产业路径?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未来的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碳交易体系将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绿色投资如何走上可持续运行的轨道?哪些领域可以为碳交易金融工具提供发展空间?本书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明确的建议。此书是政府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研究双碳问题和能源转型问题极佳的参考书。
    刘强 袁铨编著经济11.9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历程、概念内涵、发展现状、面临历史机遇、关键路径、美好愿景等方面,系统论述数字中国赋能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路径,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对策建议,为各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本书以专业化视角和话语体系,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翔实的数据案例,以清晰的思路、精练的语言、紧凑的结构及流畅的内容,引导广大读者由点到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肖荣美 宋凯捷 王婷婷编著经济12.4万字
  • 会员
    本书构建了生态福祉绩效模型,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祉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部地区生态福祉绩效演变的驱动力。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模糊物元法对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做出了评价,测算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指数,研究了科技对绿色发展的贡献力,构建了绿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基础、态势及潜力,提出了增强中部绿色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中部
    傅春等经济12.1万字
  • 会员
    美国20世纪末、中国21世纪初的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这一现象令人印象深刻,并被广泛解读为“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这一现象不会昙花一现,需要深刻洞察数字经济的范畴、规律,掌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策略。本书从中国数字经济及其空间增长视角,侧重于模拟数字经济行为的动态性、空间性、机理性、区域性,并通过实证研究阐释了数字经济空间贡献与空间增长的原因。
    董晓松等经济15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理论、历史和现实维度,对新发展理念的逻辑进行了全面梳理。结构上采用了层次解构法,由总而分:第一板块是总论,是对发展理论的演进和逻辑进行总述;第二板块是分论,分别就“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阐释,以做到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研究方法上,既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也做到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和西方发展思想的归纳、总结和借鉴;在时间布局上,做到从新中国成立后
    郭险峰等经济17.3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新中产阶层,考察其阶层特征、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主要关注新兴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形态,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消费”,旨在分析在社会转型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产阶层和新中产阶层如何参与消费文化,以何种角色参与新兴消费,如何通过消费增强主客观福利、塑造文化品味、获得阶层认同以及实现阶层区隔和社会再生产。
    朱迪经济18.5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我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提出了消费市场的收入分布变迁效应理论,认为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的变迁,是引致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进而诱发多种商品市场轮番、持续出现供求非均衡现象的根源。基于消费市场居民收入分布变迁效应的理论预期,本书在比较严谨的数理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消费市场的分布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异质性特征、结构转变特征以及典型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实证分析,构建了一个深入、全面研究转型经济背景下消费
    孙巍等经济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