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更新时间:2022-05-26 14:57:35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品牌:华夏盛轩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盛轩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西南联大是七七事变后组建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汇集了包括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顶级大学。在从组建到停办的短短八年多时间里,这所大学的师生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铸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历史33.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研究海丝路史的专著。它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梳理了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中衰、繁荣的历史过程,论证了:广西北部湾是汉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中国西部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我国经济版图新的增长极。该书旨在阐明诸种社会因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促进作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探讨广西海上丝绸之路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重要意义,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34.8万字
- 会员普鲁士人郭实猎(KarlGützlaff)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个性倨傲狷急、行事夸张高调。凭借超常的语言天才,他于19世纪30年代初,最先突破清政府海禁,又在之后一直扮演着鸦片商人、英国商务监督、侵华英军及港英政府的翻译、参谋、情报官、殖民官员和传教士等多重角色。他是中国境内第一本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编者,是中国最早的内地传道会——汉会的创始人。他以中、英、德、荷等国语言历史17.8万字
- 会员《明史讲义》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本讲义是根据他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编纂而成。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主要介绍了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论,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24.2万字
- 会员本文讲述了日本大仓财阀势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国本溪地区,并不顾中方的反对执意建立本溪湖煤铁公司。但在中方不断的抗议浪潮中又不得已将公司的所属权由独霸转为“合办”,并考察了公司最终实现“合办”的复杂过程。文章细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机构组织,以及中日双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终制定出了相关制度。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着重讨论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东三省之后,煤铁公司再次沦为日本进行殖民主义的物资来源之一。历史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