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在线阅读
会员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陆建德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3.7万字

更新时间:2021-10-20 18:18:1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2位享誉世界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在反叛中重建人类心智的全新形式;12位国内一流的译介者、研究者,在细读中带我们重返文学的黄金时代。余中先、刘雪岚、戴从容、吴晓东、陆建德、毛尖、林斌、陈众议、袁筱一、文铮、范晔、董强,只在这门真正的小说大师课。生动:没读原作,也可听懂的文学课。精讲:一位作家,只交给一位专家深挖。权威:译者角度,直达原著之美。新知:以小说为窗,透析西方文明与哲学。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为什么要读小说?小说死了吗?怎样才能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城堡》中的K是谁?《寒冬夜行人》的悬念是怎样设置的?菲茨杰拉德如何炫富?马尔克斯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卡夫卡,劳伦斯,菲茨杰拉德,福克纳,博尔赫斯,加缪,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昆德拉。这些名字代表着有史以来最璀璨的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与作品至今对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2堂异彩纷呈的小说大师课,12位国内最具权威的学者译者,每人讲解一位20世纪的小说大师与一本代表作,结合时代状况与作家背景,揭开文字织就的面纱,带领我们洞见作品内涵,透析西方社会、思想与文明。以这些最经典的作家作品为点,时代背景为面,搭建文学的常识与基础,体会语言与生命之美。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陆建德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专著《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研究》以“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和文学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剖析新世纪文学的媒体化语境的生成和文学媒介化的走向,以及媒介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学行动与文学场域、文学现象与文学现实,在对新世纪文学进行整体概观之后,重点对媒体化语境下新世纪文学的转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深入地阐释新世纪文学的新形态和展望新世纪文学的未来。并以此来回答“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终结论”“泛文
    张邦卫文学39.2万字
  • 会员
    “苏轼的自我认识”是既往研究中较为忽视的考察角度,却可能为深化苏轼研究提供一种不同于纯粹客位评判的新思路。本书通过文本细读,梳理整合苏轼文学书写中关于自我的信息,依循从文本现象、人生实践到思考生成的论述逻辑,从多个侧面呈现了苏轼自我审视下的个体形象与人生状态。首先分析苏轼笔下大量存在的自称、自喻、自嘲、自许等自我表达现象,继而以仕宦体验、社会关系、自然观照作为苏轼人生实践的重要对象,探知他在具体情
    宁雯文学28.5万字
  • 会员
    女性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民国几十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女性的法律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却逢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本书首次把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及二者的“互动”放到整个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考察,对民国时期传统乡土社会、都市空间、苏区及解放区女性法律地位的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爬梳,以此探究民国女性法律地位、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文
    章敏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从文体学视角出发研究屈原辞。作者先从文章体类角度将屈原辞分作诗体、赋体两类,每一类又依具体文本体征进行再分辨。再分辨时,根据先秦文体生成特点,着重从文体生成的文化依据、文本的艺术构思等视角立论,得出了一些新认识。
    张世磊文学16.7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中的男性生育题材是指网络文学中所描写的男性生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怀孕、生产等环节)。本书从性别文化视角出发,在搜集和整理中外男性生育题材文学作品、描摹其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特征解读、创作群体分析以及不同文化下读者对男性生育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剖析,对网络文学中的男性生育题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贾舒文学16.6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文学社会学视野下,将1978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评奖制度放在现代性的框架下来研究。自1978到80年代后期,现代化术语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想象,文学评奖在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的表达上具有某种共识。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的最后一次评奖是1987—1988年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性文学评奖只剩下茅盾文学奖。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成为现代性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在2
    范国英文学2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清末民初小说语体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全面系统地论证清末民初小说语体在汉语书面语文白消长过程中独特的历史价值。本书对清末民初的小说语体进行比较详尽的分类,探视小说语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分析清末民初小说语体演变趋势特征背后的文体观念、雅俗审美观念以及士人复杂心态,探讨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如何加速白话取代文言的质变过程。在清末民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文白的兴衰交替沿着其历史轨迹进入转型时期,自然的语
    何云涛文学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宏观把握并深入梳理欧美文化及文学艺术思潮的递进演变。全书包含两个框架,一为欧美的文化和艺术史,二为欧美的文学史。通过对这两个框架的有机整合,旨在将各个时期的欧美文学放到整个社会文化及艺术思潮的大语境中去观察和研究,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学内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跨学科的文学阐释,使文学真正成为人学,对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具有积
    朱虹主编文学27.9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创伤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并揭示出创伤小说的伦理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创伤小说中所产生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探讨创伤事件所引发的“忠实于真实”的伦理问题,阐释创伤事件所蕴涵的独特的美学维度。
    王卉文学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