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掌控表达:深度说服他人的45个说话技巧在线阅读
会员

1分钟掌控表达:深度说服他人的45个说话技巧

崔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8.2万字

更新时间:2021-03-23 11:02:58 最新章节:06 传达指示:结论先行,再找理由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为什么自己观点明确、好话说了一大堆,还是不能说服他人?因为1分钟内不能掌控表达,说得越多越难以说服他人。想要说服别人,表达不仅要有逻辑性,还要富有情感。本书详细介绍了有效说服他人的六大技巧:精准表达、积极暗示、先听后说、搭建框架、语言技巧和引导思维。书中的技巧简单、实用,语言简练、朴实,举例贴合实际,并且配有多幅插图,读者不必费心思考就能快速掌握1分钟掌控表达的方法。本书适合想提升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快速说服他人的人阅读。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1-03-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崔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英汉方言的形式和功能差异为基础,以翻译方向和文学类型为变量,用文学文体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地比较具体的名作名译,分别从汉英和英汉两个翻译方向对小说与戏剧两种文本类型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本书深入探讨了英汉方言互译的语体转换特征、小说与戏剧方言翻译策略的异同、方言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
    姜静社科13万字
  • 会员
    本书在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视野下,综合考虑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阐述互文性的理论并结合各相关临近学科讨论互文性的研究实践。
    武建国社科24.2万字
  • 会员
    大量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是中国诗歌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带来了新诗形式的变化,打破了传统诗歌外在固有的格律,促进了文言合一的自由体诗体建构和新诗现代诗意的有效生成,对推动中国新诗的传播与接受具有重要意义。该著以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和冯至《十四行集》等为例,具体阐释了中国新诗史上经典诗人诗作中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现象与特征,考察了新诗史上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大量虚词入诗的历史语境,阐
    钱韧韧社科20.1万字
  • 会员
    “吟诵”是以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等音乐手段来表现诗文情思和意境的有感情的读书方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吟诵和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吟诵的音乐性使得中国深奥枯燥难懂的经典诗书,变得悦目娱心、活力十足。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代代相传的中华吟诵受到了很大冲击,日渐式微,近乎绝学,基本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吟诵艺术开始从衰落走向濒临灭绝。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发扬、提
    王传闻社科28.7万字
  • 会员
    形式优雅、精致化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或诱导作用,有利于引导新诗超越琐屑、“鄙俗”的描写,“在人们心里唤醒一种比较实际生活所获得的更精美而又更丰富的感情生活”(格罗塞《艺术的起源》)。本专著具有三大创新。第一,首次提出汉语诗节奏生成四要素:双音化、顿、词长弹性、虚词,双音化是四要素的核心(第二章)。第二,首次论证平仄律的根本功能是优化汉语诗节奏,使汉语诗节奏形成起伏且更加柔和(第三章)。第三,详论汉语
    张中宇社科22.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别从《齐民要术》的语言、词汇、语法、谚语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第一章概述了《齐民要术》语言的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三大特点及其语料价值。第二章是《齐民要术》的词汇研究。包括常用词研究,同义词研究,新词和新义研究,以及疑难词语考辨研究等。第三章探讨《齐民要术》的语法和句法研究。分别以《齐民要术》中的量词、连词、介词、副词为例,分析了中古时期汉语语法的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揭示出了
    高玉婷社科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社会活动中常见的文种进行了全面阐述,包含了各文种的概念、特点、类型、写作格式及要领等。全书共九章,依次介绍了公文写作基本知识、行政法定类公文写作、章程制度类公文写作、报告总结类公文写作、凭证条据类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类公文写作、书信类公文写作、礼仪类公文写作、讲话稿写作等内容。附录部分对科技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的写作进行了补充说明。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细致,实用性很强,对所涉及的每种文体
    博蓄诚品编著社科15.3万字
  • 会员
    叙述声音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声音,有多重内涵。它隐喻作者意识在叙述话语中留下的迹象,这些话语迹象可为读者感知,体现着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是重要的叙事学术语。出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因此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叙述声音的概念、来源、构成、分类、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阐释了它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
    刘碧珍社科2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认识篇”“行动篇”两个层面入手,着力解决写作者在写作中遇到的逻辑思维、质量控制及过程管理等问题,帮助写作者认清写作本质、弄清写作要求、理清写作过程,并创意性地设置时间安排(打卡)和事项管理(清单)制度,力求在约100天内解决写作者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自我检测的难题,全方位辅助、支撑、督促写作者走出写作困境。
    田洪鋆社科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