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深圳传:未来的世界之城
更新时间:2020-07-13 16:05:46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深圳传》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之一。深圳只用了四十年时间便跻身中国一线城市并成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国际性的都市;怀揣梦想的人从四面八方来此奋斗,成为敢想敢为的深圳人。但正因深圳年轻,深圳人来源复杂,如文化沙漠,冒险家的乐园……作者在深圳生活近30年,观察、思考、生活,用眼睛和脚步丈量常人罕至的角落,用心体悟历史变化,触摸当下脉搏,以一个记者的敏锐和学者的深沉,用多年积累的素材和精微的个人发现,叙述建造这座城市的伟人、英雄和追梦之人,亦关照那些易被忽略的小人物小事件的生存状貌,以事实呈现这座城市的巨变,以入心入肺的深刻解读照见这座城的思想史和心灵史,为“误读”正名。
品牌:新星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新星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澳门历史文献辑译》(第三辑)为“澳门港华工出洋”资料专辑的续集,收录译者所见澳门本地所存1872—1874年澳门华工出洋的历史文献。文献分为关于华工出洋的训令与章程、澳门华工出洋统计报表、澳门辅政司署文件、抵澳华工遣返交接公文、澳门华工出洋监理局文件、葡萄牙驻安德列斯群岛哈瓦那总领事馆文件、葡萄牙驻秘鲁总领事馆文件、澳门船政厅文件八个部分。依据这批文献,可以对澳门港口华工出洋历史的多个方面作出澄历史14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和总结了浙江历史文化村落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的条件、阶段性特征和一般规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特色和中国经验,其中重点研究了当前浙江历史文化村落的分布、地域类型、文化特征、文化遗存及经济社会状况,典型历史文化村落的经济社会变迁、历史文化村落的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和发展规划、中国历史名村变迁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历史22.7万字
- 会员隋唐五代时期,洛阳上升到新的高峰。洛阳作为千年国都,这一时期或为东都、神都,或为西都、京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增添了隋唐大运河中心的身份。洛阳牡丹崭露头角,牡丹花城揭开了序幕。这一时期,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守,利用洛阳“天下之中”的便利条件来统治全国,号令天下。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在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历史32.2万字
- 会员本书利用清代南部县、巴县档案,对长期以来处于“失声”状态的清代下层女性群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包括其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亲属关系与人际往来、家庭地位与社会处境,以及地方习俗观念和不同的基层社会势力给下层女性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同时,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审视清代的两性关系、家庭矛盾、阶层对立和司法公平等问题,力图生动、客观地呈现清代下层女性群体的历史形象,探讨清代社会阶层、性别观念、官方意识形态、经济历史18.9万字
- 会员本书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中的政治文化史卷。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古代的粤港澳大湾区”,分四章叙述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大湾区历史变迁;中编“近现代的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介绍近现代时期列强对大湾区的侵略,以及大湾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求得解放的历程;下编“当代的粤港澳大湾区”,着重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大湾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展示中国特色历史28.7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古代民族与早期国家”,既涉及对东北古族历史地理问题的个案考证,同时也回顾和总结了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相关理论,以及专门梳理了辽西地区早期国家起源研究的现状。中编“考古文化与历史遗迹”,着重以玉礼器、墓葬、城址、聚落、古塔等考古学资料为研究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东北地区的礼制起源、社会形态、古代建筑和人地关系等问题,并以地方历史遗迹的旅游资源评价为案例对文物的保护与开发途历史16.5万字
- 会员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6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历史5.9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丝路重镇固原为研究对象,以丝绸之路的兴衰为研究视角,系统探究了古代固原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军事地位嬗变、经济开发、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与传承等方面的历史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证了历代王朝经略西北边疆政策得与失的经验教训,阐释了古代固原地区由边地演变为腹地的历史过程。历史28.9万字
- 会员赤桥村毗邻晋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而蜚声海内外学界,是一处理想的田野点。2017年,山西社会史研究中心遴选10位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对赤桥村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田野调查,围绕聚落、移民、民俗、造纸、戏曲、服装业等议题进行细致调研。在此期间,学生们认真查阅文献、访问耆老,同时深入田野搜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报告的撰写。这些报告,践行“走向田野与社历史13.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北宋年间,传言蜀地逢甲午年必有动乱,王朝中枢与地方官府由此展开怎样的合谋与博弈?建立南平军,重新布局西南边陲军事重镇,特殊地缘条件下,宋朝开启了怎样的文化大整合?度正不远千里寻找朱熹,李处和在战争年代“获利百倍”,地方士人不同的生命图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多重生存之道?本书为新锐历史学者黄博力作,在独特的时空坐标上寻找巴蜀的复杂性,权力关系的再书写,透视两宋王朝的边缘与中心。地方史志2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