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陈序经讲中国文化的出路
更新时间:2020-05-06 14:17:34 最新章节:第8章 南北文化的真谛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比较研究文化学和中西文化,探求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化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仍不失启发和指导作用。陈序经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以此为基点,对当时中西方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即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的、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主张折衷的,作了介绍和研究,从而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毛积孝
最新上架
- 会员尝试着用“诗论”的方式来刷新文学批评的观念、形式和文体,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冒险。所谓文学批评,其实并非评判,更像是一种挖掘,一种对话和交谈,一种自我清理与启悟。借助他人的文字,来呈现一己的沉思。《当代小说诗论》分为“前辈们”和“同代人”上下两编,上编评贾平凹、刘震云、韩少功等出生于1960年代前后的作家的作品,下编论梁鸿、黄灯、徐则臣以及刘宇昆、孙频等“70后”、“80后”作家的作品。每篇评论文章文学20.9万字
- 会员在晚清的语言与政治间寻找“中介”,在卢卡奇《小说理论》的棱镜中追索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形式”之“内容”,迷恋于《狂人日记》里“吃人”的不可转译性,试图为《繁花》的“不响”提供别一种解释……这部文集收录的8篇文章,既回溯“新文学”演进的重要时刻,也考掘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幽灵”。文学14.5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果。本书以《红楼梦》前80回中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选取十二金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主要人物为切入点,通过与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对比研究,探寻霍克斯笔下的红楼女儿形象。本书创建“一对二”平行语料库:《红楼梦》原文语料库及霍、杨译本语料库,采取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对比及分析,发现了霍克斯写形追像的两类范式:其一,写其言说神情,动态勾文学9.2万字
- 会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而“拟诗”是此期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当时许多^疏的大诗人都有许多拟作,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书通过对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及其序文的研究,探讨这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与当时士人创作心态之间的关系,与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将这三十首诗放在整个南朝文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给这种“为文造文”、“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思潮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文学17.8万字
- 会员本书所选篇目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或者某一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反映了70年来我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创作概貌。篇目以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为序分单元编排,同一单元作品则按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本书在每篇作品后面均附有800—1000字的解析,以帮助读者阅读理解。因篇幅所限,部分中、长篇小说和戏剧以存目形式出现。文学71.2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情’的功课”“与他人联结”“跨越边界”三辑,既探讨评述具体的小说与诗歌作品,也关心当代诗的走向、译者在数字时代的使命等更宏大的议题。从穆蒂斯、本雅明、辛波斯卡到穆旦、张忌、刘丽朵,作者的笔触轻盈穿梭于古今中外,勾勒出一位文学创作者兼研究者的阅读地图与思考路径。文学15.2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切入,着力挖掘魏晋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根源,引领读者通过《世说新语》中汉末三国两晋士人极具个性的言谈举止和特色鲜明的遗闻轶事,感悟和领略魏晋美学的生命之美,体悟和把握魏晋六朝文学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对后世中国人审美精神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哲理与悟思相结合,理论阐释的深入与文字表述的灵动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文学1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