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在线阅读
会员

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黄进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21.5万字

更新时间:2020-12-11 18:49:17 最新章节:蜕变中的“思想史”:一个史学观点的考察【456】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七章,通过对儒家经典文本如《大学》、朱熹《近思录》、王阳明《传习录》的分析,勾勒出传统中国士人的道德观念,进而将其与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刘师培、蔡元培等的伦理学意识相对照,展现出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西方的挑战时重新建构一套道德新理论的尝试。“下篇”收入四篇延伸性论文,主要围绕孔庙文化,阐释儒教的宗教、俗世双重性格。第五篇读书心得则试图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研究近百年的发展轨迹。
上架时间:201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进兴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百年来,唯物史观的传播与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陷入低潮时,思想界却掀起了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唯物史观传播热潮。这次热潮的兴起正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向何处去”现实问题的回应与关切。当时各派知识分子都对唯物史观抱有极大兴趣,对唯物史观性质和基本理论作出了不同的判定和阐释。本书重点探讨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面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理
    金梦哲学19.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先秦诸子思想为标的,比较详细地厘析了其中所孕育、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对儒家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道家“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等民族精神的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够被孕育、滋生,并茁壮成长起来,是因为它有自己深厚的哲学根基和肥沃的哲学土壤,因此本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哲学底蕴也进行了探索和发掘,考察了其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
    康中乾哲学68.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现代儒学代表人物牟宗三哲学的全面分析,分别从其儒学诠释中的道德形上学、自律道德、良知本体和历史意识四个维度,审视牟宗三在与康德哲学的对话中建构而成的道德形而上学哲学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作者站在原始儒家的立场,认为现代儒学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彻底扭曲和背离了儒学传统,即用道德取代伦理,用规则取代美德,用人取代天,用内在的历史终结论取代了超越的历史可进论;批评牟宗三所建构的道德形上学和宏大历
    唐文明哲学2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易学家兼诗论家为研究对象,依据可资分析的理论文本,探究易学思想与诗学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本体论、心性论、审美范式、语言论四个维度进行个案研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潜对话中,探赜索隐,揭示观物取象方式与意、象、言结构的多种可能,重新回望中国诗学传统,建构“中国易学诗学”话语体系。
    李瑞卿哲学30.6万字
  • 会员
    《费密学案》以学案的形式对明末清初四川新繁著名学者费密(1625—1701)及其思想进行全面研究,以表彰其人。全书主要内容分五部分,一为生平事迹,简述费密人生经历。二为著述考录,对费密存佚著述51种400余卷逐一钩沉。三为学术源流,以家学、师承、交游、门人分类立传,考略费密学术渊源与流传,其中家学5人,师承2人,交游84人,门人35人。四为学术要旨,着重介绍费密“新道统的构建”“中实思想”“尊古经
    杜春雷哲学20.8万字
  • 会员
    《老子学集刊》由华夏老子学研究联合会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学、道家、道教展开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贵朴。每年出版一辑,每辑有一主题。
    王中江主编哲学24.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研究《商君书》的国家建设思想,不仅分析战国中晚期的政治社会语境和思想文化语境,更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合理地理解国家建设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作为主要政治行动者的“商鞅学派”这些法家是如何“以言行事”的,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政治智慧。
    罗雪飞哲学23.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儒家哲学的角度,对安乐哲的主要论著和译著进行了系统梳理,概括出其哲学立场、理论来源和思想特点,并采取中西方哲学比较方法,对其提出的创造性、开放性、独特性哲学理论,如“孟子人性论”“儒家角色伦理学”“儒家民主主义”“礼仪与权利的辩证”等做出客观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指出安乐哲儒家哲学在中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一些理论构想。本书是目前国内系统研究安
    李文娟哲学17.9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道家“忘我”命题,以探索道家心性修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全书厘清了“忘我”的含义、特征、修习方式,并对忘我体道与身心疗愈的逻辑关系、忘我的结构及其测量、忘我状态的生理特征、忘我修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忘我修习对认知的影响、忘我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之外,还引入了实验法、内省法、脑电技术等,积极推进了道家心理学的发
    毛华配哲学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