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在线阅读
会员

桥(上)

废名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小说社会6.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2-22 14:44:15 最新章节:第14章 下篇(8)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废名先生写这部小说是在十四年十一月,他说,《桥》教会了他作文,懂得道理。原书将桥分为了上下两篇,上篇十八章,下篇25章,至今已出版过多次,有许多改动。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文辞简约,情景幽深,平淡朴讷,却又有生辣奇僻之美。废名的禅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桥》是他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十章。主要内容为急诊科医生罗丹青接受上级任务,改善全市的院前急救效率,摆脱省级检查不合格的阴影,而深入急救站执勤;在工作过程中他逐渐了解到院前急救的特殊性,逐步改善流程,加强培训,培训一同执勤的年轻的骨科住院医生陈皓岩,使其具备了熟练的急救操作技能;同时解决急救站司机、随车护士等几位同事的生活困扰,推进团队合作,用半年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水平。本文读者不限于医生和医学生
    殳儆小说14万字
  • 会员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生先后创作了五十四篇“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书写了清末民初天
    冯骥才绘著小说4.4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位青年人参军入伍后在大西北生活的长篇小说,深情讴歌了在高寒边远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为了国防,执着、勇敢和奉献,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打造了永世长存的军魂。作者把军人在军营里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思想、情感和家庭等方面鲜为人知的感受作了生动的描写,丹心素裹,冷月无痕,不求功名利禄,甘当无名英雄,感人肺腑。
    李雪平小说17.7万字
  • 会员
    “宁可做一个不幸的人,知道一切,也不要做一个幸福的人,而过着傻瓜的生活。”远在瑞士留学,患有癫痫病的梅什金公爵有一天突然回到了圣彼得堡。没想到,却被卷入了一桩金钱、权力和性的罪恶交易。那些上流社会的权贵开始嘲笑公爵的天真和轻信,称他为“白痴”。而围绕着留给他的巨额财产,敲诈、背叛、谋杀开始在面前轮番上演……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说:“《白痴》是一颗钻石。对于知道它的价值的人来说,它与几千颗钻石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46.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说,围绕林峰与亚洲象群的故事展开。林峰因一场意外的人象冲突失去了父亲,他被迫辍学返回家乡务农,在热带雨林的长期生活中他逐渐读懂了象语,并成长为亚洲象的监测员,积极参与保护亚洲象与亚洲象栖息地的工作。凭借着对亚洲象的了解,林峰为村民的安全出行提供了预警,救助了陷入困境的亚洲象;把亚洲象群转移,避开了盗猎犯罪团伙对亚洲象的猎杀;推广了养蜂防象的方式,避免了人象直接冲突
    白仲才小说21万字
  • 《岛》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希腊的关于家庭、浪漫、战争、疾病和历史的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地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边的一座小镇,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曾是一个关押麻风病人的孤岛,一处令小镇、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之色变的地方,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这座看似废弃的小岛
    (英)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小说21.8万字
  • “唯有一个人待在那个大房间里时,她才是她自己……安娜在桌前坐下,俯视着四本笔记,就如一位将军从山巅俯视着下方山谷里整装待发的大军。”安娜,一个“自由女性”,面对前半生的失意,她说:“我们拒绝了按规矩生活,生活不按规矩回应我们也很正常。”她将自己濒临崩溃的人生写成四色笔记:黑色追忆往事,红色关于政治,黄色审视爱情,蓝色记录现实。安娜笔记唯一的读者汤米,本该继承父亲的商业帝国,却在人生岔路口陷入迷惘。
    (英)多丽丝·莱辛小说51.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书中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有原型,小说以人物的经历为线索,以皖南地方特点为底色,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女性的命运浮沉,同时描绘了一幅具有丰富地方色彩的皖南风俗画。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家女儿芙初,为躲避日军侵袭轰炸,逃难“跑反”而被乡绅收留,后又追随初创的南陵中学辗转数处求学。随着抗战终于胜利,芙初中师毕业,就职于中山中学。战后经济萧条,废池乔木,满目荒
    谈正衡小说20.5万字
  • 会员
    这是一个关于精准扶贫的故事。扶贫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贫是整部小说的脉络或线索。由志平、冰儿、国令、阿扬和阿才组成的精准扶贫攻坚第七小分队,奉命进驻河城县天马乡贫困村红山村后,他们千方百计找资金、跑项目,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通过一家公司捐助,架设一座铁索桥;获得省发改委支持,修通全村四个片区通屯水泥公路;通过电力部门帮助,对全村的电网进行改造;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建成全村四个片区集中供水
    红日小说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