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在线阅读

看中国

马国川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政治中国政治17.1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9 11:26:2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难题。只有站在世界看中国,才能清晰地看到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以世界的视野来审视中国的转型,才能准确认识到中国未来的道路。本书是《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2009年以来对国际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人士的采访。其中既有基辛格、李光耀、斯考克罗夫特、莫德罗等世界知名政治家,也有科斯、科尔奈、青木昌彦等大师级经济学家,还有福山、尤努斯等著名思想家。这些人士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中国的现状,对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民生、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包括如何消除贫困和腐败、中国经济新阶段的第一特点、政府自我改革、人口政策与政治制度变革、中国未来的挑战、中国与美国和世界的关系等涉及每一个中国人命运的重大问题,力图从严峻的现实问题中思考和探索出未来中国当走的路。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很值得正在为实现大转型而努力的国人从中汲取营养。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汉二元混合的政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监察机构职能的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土司制度的开创,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为后代所承袭。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陈高华 史卫民政治28.8万字
  • 会员
    契丹王朝先后建立东京、上京、南京、中京、西京五个京城。辽朝前期采取“分国而治”的策略,以东丹国控驭渤海故壤,以大辽国统治燕云汉地。此后,“分国而治”逐渐转化为“分区而治”,东京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用汉制,上京、中京则是汉制、契丹制度兼而有之。诸多迹象表明,辽朝并不存在“京道”一级的高层政区,而是在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财赋路和军事路并行的复式政区。辽朝后期,行国性质的政治中心在捺钵,城国性质的政治中心
    康鹏政治22.5万字
  • 会员
    当今世界,纷繁变幻。面对天下大势的变化,应该如何理解走入新时代的中国?新一代的中国学者应该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为未来做好充分的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吉林大学不同学科的学者从文明的意义上就各自的视角分别对中国道路和理论自信、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热点问题、中国的内涵及其审美理想、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法治思想、中国的法律文化、中国学派的建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逻辑、中国的反贫困道路和当代中国数字政府治理等问题
    何志鹏等政治19.8万字
  • 会员
    作者以子产研究为线索,将子产个人历史的微观研究与春秋社会政治转型史的宏观研究相结合,在充分揭示子产政治活动发生及其政治观念赖以产生的时空背景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波澜壮阔的春秋政治转型的复杂面相,从具体历史事象的演化、变迁以及其时社会成员的行动与反应中梳理春秋历史之变的脉络,探寻历史变革背后的推动力量。
    刘晓东政治13.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视角,对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驱动机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灾荒赈济的区域联动和实践效应进行系统地考察,既注重宏观研究也重视微观剖析,深刻揭示了清代荒政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互动、官方与民间救灾方式交互、仓储备荒体系与粮食安全、边疆治理模式和国家建设方略等多重面相。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作为有效推进西南边疆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举
    聂选华政治4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关于宋代地方州县官僚制度的论文集,主要研讨了宋代州级文臣职官的设置及其相关任用和管理制度、两种宋代特殊的基层职官体系监当官与巡检的设置与选任制度、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及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两宋边远地区基层官员特殊的任用制度,以及州县胥吏制度等,试图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推进宋代地方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宋代地方治理在维护王朝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时代特点等问题的基础性研讨,为反思新时代地方治理
    苗书梅政治27.1万字
  • 会员
    八旗贵族世家、八旗官宦世家、八旗世家这些用语在清史学界一直以来就混同使用。本书以八旗贵族世家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清王朝创建的历史,对满洲、蒙古、汉军各显赫家族兴起情况作了全面的梳理,既关注八旗世家的家族发展史,又剖析了清代八旗贵族世家的不同成因。全书系统分析了八旗贵族世家的特权及其前后变化,讨论了八旗贵族世家子弟的教育、婚姻状况。从文选、武选两途对八旗贵族世家入仕升迁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八旗
    雷炳炎政治29.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系统、深入总结中国社会价值观及其经验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介绍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体系结构、历史地位与影响的同时,揭示其现代转化的理论创新点与发展新趋势;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价值观建构的意义,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价值观可以分成“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进步的价值理念”“公民素养的价值规范”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
    韩震编著政治13.4万字
  • 会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性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与自信。本书作者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分析制度自信的思想渊源和各种维度,然后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基本内容、优势,
    李琨政治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在不同道路、不同理论、不同制度竞争的关键时期,反思西方推广传统认知中暗藏的政治玄机,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制度及实际运行机理做出了深刻梳理和提炼,提出要构建中国标准的政治评估体系,改变话语范式、转变政治叙事。
    周少来主编中国政治18.9万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中国之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通过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视角,本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在众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中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创造性回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结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部分依托田野调查实践,深入挖掘中国治理的主体性经验,并通过对气候治理、规范性治理、非遗治理、基层治理、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水安全与国际舆情等领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
    刘天阳 谈笑主编中国政治21.6万字
  • 会员
    清初,清廷为“隆重陪都”仿效京师六部在盛京设立户、礼、兵、刑、工五个部,统称为“盛京五部”。本书以“盛京五部”为研究对象,对五部的沿革、机构、人员、职能,以及五部与清帝、其他衙门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清代盛京的行政设置、土地、户籍、词讼、礼制、军务及旗民关系等,是学界首部对盛京五部进行全面、整体研究的学术著作。
    李小雪中国政治21.5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关注政务公开的制度设计、实践运行与实效发挥。2022年,围绕民主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管理、加强民生保障、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对48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0家县(市、区)政府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22年各级政府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开工作进步明显。各级政府继续推进民主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中国政治4.3万字
  • 会员
    黄景昉是“崇祯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经历自编修以至宰辅,与晚明政局的演进近乎相始终,是天启、崇祯朝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亲历者、参与者。本书在充分利用黄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础上,考证还原了他的人生经历,并从黄景昉个人的视角呈现晚明纷繁丛脞的时局及其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时,由于黄景昉长期任职于明廷中枢,并深受晚明经世史学、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其存世著作的记载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际的政治史、制度史、
    朱曦林中国政治35.6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清代民国时期四川境内的分驻佐杂的分布,及其辖区与正式政区的转换问题。以分驻佐杂辖区为中心,系统梳理清代民国四川分驻佐杂制度的演变和佐杂分驻地、分辖区等要素的变化,考察国家权力在地方治理中的设计与调整,分析佐杂分驻分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驻佐杂是对清代地方府、州、厅、县各级政区下与正印官不同城的佐贰官、杂职官、首领官三种僚属官以及民国县级政区下分知事、县佐的统称。随着佐杂分驻分辖的普遍化,分
    陈俊宇中国政治2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