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
扉页
序言 改革再突围
总报告 “十四五”和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方向与重点领域
第一篇 新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挑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改革重点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区域经济如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展与差距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变
第二篇 新发展格局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新增长潜能
双循环赋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
如何完成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次房改推动经济新一轮增长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三篇 新发展理念 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四大战略重点:创新、开放、分配、法治
以全方位创新和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必须推进的土地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与政府
聚力于非资源性实体部门,迈进高收入安全区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新零售:低价高效的数据赋能之路
前言
第一章 探寻新零售的本质
第2节 理解新零售前,先理解零售
第1节 为什么会出现新零售
第3节 什么是新零售
第二章 数据赋能: 线上、线下都不能代表新零售
第1节 零售,从来没有“本质”的交易结构
第2节 信息流:高效性vs体验性
第3节 资金流:便携性vs可信性
第4节 物流:跨度性vs即得性
第5节 天猫小店:大数据助力线下零售
第三章 坪效革命: 从“人”的角度理解新零售
第1节 销售漏斗公式
第2节 小米新零售,如何做到20倍坪效
第3节 盒马鲜生,被线下门店武装的生鲜电商
第四章 短路经济: 环节越短,效率越高
第1节 商品供应链:人与货不必在商场相见
第2节 Costco:M2B成就零售“优等生”
第3节 名创优品:M2b让实体小店拥抱春天
第4节 闲鱼、瓜子二手车:C2C打开万亿二手市场
第5节 天猫小店:S2b赋能传统夫妻店
第6节 海尔、必要、红领:链条反向模式走高质低价路线
第五章 未来已来
第1节 变革时代的思维模式
第2节 新零售的未来
后记
中国REITs市场建设
中国REITs市场建设
序
前言
导论 REITs是好金融
第一部分 为什么会推出REITs制度
第一章 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第二章 价值创造:企业与投资者的视角
第三章 宏观经济转型与政策工具功能
第二部分 REITs的全球实践
第四章 规模、市场表现与流动性
第五章 美国REITs:规模最大的REITs市场
第六章 亚太REITs:各具特色
第七章 其他REITs市场
第三部分 REITs市场的中国道路
第八章 为什么要建设和发展中国REITs市场
第九章 发展历程与市场规模
第十章 类REITs市场
第十一章 中国公募REITs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第四部分 中国公募REITs市场建设的重要课题
第十二章 税制
第十三章 管理模式
第十四章 定价与资产估值
第十五章 投资者保护
第五部分 基础资产类别REITs的分析与展望
第十六章 基础设施REITs
第十七章 租赁住房REITs
第十八章 商业物业REITs
第十九章 物流REITs
附录
案例1 中信启航REIT——私募REITs市场破冰
案例2 勒泰REIT——不依赖主体信用的商业类产品
案例3 保利租赁住房REIT——首单储架发行的租赁住房类产品
案例4 菜鸟仓储REIT——首单可扩募物流类产品
案例5 沪杭甬徽杭高速REIT——首单传统基础设施类产品
案例6 鹏华前海万科REIT——REITs公募发行的探索
案例7 越秀REIT——中国境内首只在境外上市的REITs
案例8 领展REIT——香港首只公募REITs
案例9 砂之船REIT——亚洲首家奥特莱斯REITs
案例10 凯德商用中国信托——新加坡最大的中国零售REITs
案例11 美国电塔公司——全球基础设施REITs的标杆
案例12 IndiGrid——印度基础设施REITs
后记 “光华思想力”REITs课题笔记
参考文献
金融激荡300年
前言 为什么从金融角度看历史?
第1章 三生三世,此债绵绵
国王当“老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缘起
金融具备理性吗
国王与乞丐
光荣与承诺
金融第一定理:本金比利息更重要
第2章 王为钱狂
昔日银行
国王的金融天赋
银行之初,其道大光
金融没有童年
第3章 谋杀英格兰银行
善花与恶果
打倒东印度公司
南海公司Ⅰ:猜到了故事的开头
南海公司Ⅱ:没猜到故事的结局
泡沫如美女
第4章 大国胜负手
天才与骗子
密西西比泡沫:梦里不知身是客
金融第二定理:拯救比惩罚更重要
工业革命必须等待金融革命
第5章 非著名金融学家:牛顿
天降牛顿
炼金者
货币黄金结
摩登时代的门票
第6章 金融三国志Ⅰ
得金融者得天下
法兰西银行:遥远的智者
黄金世界
第7章 金融三国志Ⅱ
美国金融教父
桃花源里无金融
巅峰之辩
第8章 市场生死劫
没有银行的日子
回光返照
十三从军征
剑斩银行,保壮丽联邦
旧金山金矿的悲剧
第9章 金融造物主
爱迪生没说出来的话:灵感不是最重要的
金融点亮世界
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谁是金融救世主
美联储是私有机构吗
第10章 渡劫
血腥的开端
上帝没有保佑美国
被冤枉的胡佛
唯一不得不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第11章 那年,那小镇
凯恩斯与怀特
美元灾,美元荒
永别了,黄金
物价与失业齐飞
第12章 西方世界终将衰落
这里是硅谷
如果你觉得听懂了我的话,那你一定是错了
金融第三定理:黑洞定理
明斯基对吗:黑洞定理的进一步解释
跳出金融看危机
后记
参考文献
管清友的股票投资课:做趋势的朋友
引子 中国式股票投资之道:如何穿越牛熊?
第1讲 重新认识市场 股市基础结构
第2讲 把握市场大势 宏观经济周期
第3讲 投资方法 判断方向的4种方法
|主题投资法|
|行业投资法|
|公司投资法|
|资金分析法|
第4讲 风险规避 2种主要风险类型
|市场风险|
|政策风险|
第5讲 思维升级 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附录 2009—2019年A股Top10牛股分析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自序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2012—2035年)
新坐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型之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当务之急: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2018—2020年)
中国经济处在调整期而非衰退期
调整期要做的3件事
第三部分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产业结构调整
深化改革
第四部分 三大因素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正确处理中美经贸关系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五部分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的核心是“稳”
“稳”什么,如何“稳”
“进”什么,怎么“进”
第六部分 回望改革开放40年4个阶段(1978—2018年)
经济体系改革初期的打基础阶段(1978—1992年)
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任务和历史使命(1992—2002年)
新体制磨合期的任务和特点(2002—2012年)
全方位改革时期的任务及特点(2012—)
第七部分 改革开放再启航
平等保护产权的12个要点
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的10个要点
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与完善
坚持市场决定论的改革
第八部分 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开放新阶段
全球化轨迹与中国的选择
双向型的对外开放战略
全方位开放与自由化
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升级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机遇
编委会名单
序言
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
我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当前经济形势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重新理解中国发展进程
增长是硬道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40年与外汇体制
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农业重回规模化发展之路
国家治理与结构性改革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与货币: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预期的财政政策
金融改革的经济学
国家资产负债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技术创新与市场机遇
全球技术周期视角下的中国创新机遇期
市场化与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空间高质量发展
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一个大战略
附录1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附录2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名录
附录3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成员名录
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编委会名单
序言
第一章 稳就业的原则和重点
稳就业的政策优先序和实施原则
稳就业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稳就业:着眼当前顾及长远
第二章 大力推进金融改革
中国债务灰犀牛是如何养成的
把地方政府债务关进制度笼子: 结合日本经验的探讨
中国股票市场的五个不足
以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创新
第三章 释放增长动能
多方施策稳出口
合意投资增速的几个标准
“稳投资”的重点和对策
第四章 经济改革与稳预期
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调控并行不悖
稳预期与平等保护产权
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完整性
第五章 走向高质量发展
实现“六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房地产税”:难以言说的博弈
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来源
适应低速增长
以所有权结构化、社会化推进要素市场化
“以变求稳”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迎接中国经济增长新高峰
附录1
附录2
中国式创新孵化
第1章 中国创新时代背景
1.1 当下中国创新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情况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3 “中国式”投入成效降低,中国面临创新压力
第2章 开辟创新时代,人类史上最大的创业潮
2.1 历史发展中的创业潮
2.2 第四次创业潮肩负时代创新重任
2.3 风起云涌的中国四次创业潮历程
2.4 深入剖析对比四次创业潮
2.5 第四次创业潮在曲折中发展
2.6 中国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
第3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孵化之路
3.1 正确的孵化有助于创业企业取得创业早期的成功
3.2 中国式孵化的质量参差不齐
3.3 中国式孵化得到政策支持
3.4 中国式孵化经历的三个阶段及资源的局限性
3.5 体制外孵化并非孵化的唯一选择
3.6 中国的孵化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3.7 中国的孵化仍处于探索初期
第4章 中国现代孵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中国现代孵化正处于开端时期
4.2 中国现代孵化面临内外多重考验
4.3 科技进步导致孵化模式蜕变
4.4 近几年的孵化热点
4.5 孵化的核心在于科技
第5章 孵化行业的近况
5.1 至少1 000家孵化机构面临倒闭的风险,市场洗牌加速
5.2 资本市场对孵化载体的热情开始下降
5.3 银行新型业务涉足孵化融资生态圈,开启创投孵化2.0时代
5.4 构筑优质孵化环境,护航中国经济发展
结语
新普惠经济: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普惠性增长
罗汉堂使命
序言1
序言2
概要
新技术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什么使数字技术显得如此特别
数字技术应用的中国经验
呼唤新的发展范式
第一章 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和创造性破坏
经济在过去是如何增长的
数字技术有什么不同
我们应该如何拥抱数字技术
第二章 数字技术驱动的贸易
宏观经济视角
电子商务的范围和影响
案例1:“淘宝村”和中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案例2:沙集镇——被互联网改变的乡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促进普惠金融和社会保护的数字生态系统
普惠金融历来是一项挑战
普惠金融为什么如此具有挑战性
可持续融资模式
数字金融普惠性的证据
案例3:医疗服务、教育和环境保护
第四章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市场
市场的三个构成要素
数字市场的优势
相关研究1:市场摩擦经济学
第五章 中国经验对全球的启示
对基础设施的最低要求
低技能门槛和低成本的重要性
案例4:M-PESA
适当的制度基础设施对商业的重要性
相关研究2:中国的科技发展
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性
数字技术的发展路径
第六章 理解和应对难以预见的挑战
数字技术与就业
案例5:中国和美国的零售业就业情况
数字时代的竞争政策
数字技术与隐私保护
技术与不平等
结语
参考文献
法律声明
致谢
更新时间:2021-03-30 1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