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页
书名页
前言
方法篇
引 子
第一单元 学习针灸,兴趣和方法是两把钥匙
一、循序渐进,从了解开始
二、注重学习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单元 大道至简,揭开记忆术的神秘面纱
一、记忆术简介
二、记忆术的法则是什么?
第三单元 有序记忆,数字桩和地点桩记忆法
一、数字桩记忆法
二、地点桩记忆法
三、数字桩和地点桩结合
四、其他定桩法
第四单元;记无定法,多种记忆法综合应用
一、归纳对比记忆法
二、图表记忆法
三、顺口溜记忆法
四、闪光点记忆法
五、预防针记忆法
六、歌诀记忆法
第五单元 学以致用,量身定制记忆方案
结 语
实践篇
引 言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学习项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学习项目二】十二经脉
【学习项目三】奇经八脉
【学习项目四】十五络脉
【学习项目五】十二经别[3]
【学习项目六】十二经筋[23]
【学习项目七】十二皮部[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学习项目一】经络的作用[23]
【学习项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单元学习自测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学习项目一】主治特点
【学习项目二】主治规律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五单元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和络穴
三、俞穴和募穴
四、八脉交会穴
五、八会穴
六、郄穴
七、下合穴
八、特定穴综合
※单元学习自测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单元学习自测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
[第7-21单元概析]
※单元学习自测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十九单元 督脉、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单元 任脉、腧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一单元 奇 穴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学习项目一】针刺准备[23]
【学习项目二】进针方法
【学习项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
【学习项目四】行针手法
【学习项目五】得气
【学习项目六】针刺补泻
【学习项目七】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和预防
【学习项目八】针刺注意事项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三单元 常用灸法
【学习项目一】灸法的作用[23]
【学习项目二】灸法的种类
【学习项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六单元 头针、耳针
【学习项目一】头针[3]
【学习项目二】耳针[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七单元 治疗总论
【学习项目一】针灸治疗原则[3]
【学习项目二】针灸治疗作用[3]
【学习项目三】针灸处方
【学习项目四】特定穴(参见第六单元)
第二十八单元 内科病证
1.头痛
2.面痛[3]
3.腰痛
4.痹证
5.坐骨神经痛[3]
6.中风
7.眩晕
8.面瘫
9.痿证[3]
10.痫病[3]
11.不寐
12.郁证[3]
13.痴呆[3]
14.心悸[3]
15.感冒
16.咳嗽[3]
17.哮喘[23]
18.呕吐[23]
19.胃痛
20.泄泻[3]
21.痢疾[3]
22.便秘
23.阳痿[3]
24.癃闭[3]
25.消渴[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二十九单元 妇儿科病证
1.月经不调[23]
2.痛经
3.崩漏[23]
4.绝经前后诸症
5.带下病[3]
6.缺乳[3]
7.遗尿
※单元学习自测
第三十单元 皮外骨伤科病
1.瘾疹[23]
2.蛇串疮
3.神经性皮炎[3]
4.乳癖[3]
5.颈椎病[23]
6.落枕
7.漏肩风
8.扭伤[23]
9.肘劳[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三十一单元 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23]
2.耳鸣耳聋
3.牙痛
4.咽喉肿痛[23]
5.近视[3]
※单元学习自测
第三十二单元 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
1.晕厥[23]
2.内脏绞痛[23]
3.肥胖症[3]
※单元学习自测
执考篇
第一单元 考试认知与复习方法指导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单元 考试范围及示例
一、技能考试
二、综合笔试
第三单元 考题练习
一、中医执业医师考题练习
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题练习
三、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题练习
附录一:针灸穴位检索表
附录二:针灸治疗病证主穴记忆检索表
附录三:110个数字编码参考表
更新时间:2020-03-30 12:05:54